″冬雪雪冬″中,两个“雪”分别指的是小雪和大雪。
雪拼音xuě
1、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,多为六角形,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:雪花。
2、洗去,除去:报仇雪恨。
3、擦拭。
4、姓。
汉字笔画:
相关组词:
1、雪白[xuě bái]
状态词。像雪那样的洁白:~的墙壁。梨花盛开,一片~。
2、雪人[xuě rén]
用雪堆成的人形。
3、雪乡[xuě xiāng]
多雪的地区。
4、雪山[xuě shān]
常年覆盖着积雪的山。
5、扫雪[sǎo xuě]
扫除积雪。
冬雪雪冬中两个雪指的是小雪和大雪。小雪,斗指己,太阳黄经为240°。意味开始下雪,公历11月22-23日交节。大雪,斗指癸,太阳黄经为255°。降雪量增多,地面可能积雪,公历12月6-8日交节。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,通过观察天体运行,认知一岁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。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,谓之一“岁”(摄提)。
节气渊源
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,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。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(斗转星移)制定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北斗七星由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,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,故而得名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(我国位于北半球)的重要星象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,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。